城市综合体地下公共关联空间设计研究

发表时间:2021/9/10   来源:《时代建筑》2021年8期4月下   作者:李爱山
[导读] 城市综合体的地下公共空间是城市综合体水平地面以下的建筑空间。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也需要关注上部结构、周边的地下公共空间环境,打造具有城市特色、安全科学、构造合理的地下空间环境。基于此,本文将重点进行分析与研究。

山东建大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 3723251985072****4    李爱山    山东济南市   250000

摘要:城市综合体的地下公共空间是城市综合体水平地面以下的建筑空间。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也需要关注上部结构、周边的地下公共空间环境,打造具有城市特色、安全科学、构造合理的地下空间环境。基于此,本文将重点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城市综合体;地下公共关联空间;设计研究
        一、城市综合体地下公共关联空间
        城市综合体的属性对其地下部分的组织形式和设计原则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除了容纳为城市综合体本身服务的功能空间,如商业、文化和车库,还可以有城市公共空间,有助于加强与综合体周围城市区域的协调和沟通。在设计中,既要考虑传统地下建筑的一系列不利因素的影响,也要考虑作为城市综合体的城市整体协同性和活力的提升,以及作为城市交通节点的人们各种用途的行为线路和周边城市的地下公共空间。城市综合体的地下空间结构受上部结构的影响。在竖向结构体系布局中,需要考虑上部结构的要求以及整体建筑功能与流线组织的融合,打造城市立体步行空间。城市地下公共空间与城市地面功能可以相对独立,常用于补充地面交通系统。建筑的特点取决于城市综合体在城市中的位置、周边设施及其自身设计。城市综合体与城市之间可以形成终点关系或节点关系[1]。
        二、城市综合体地下公共关联空间的功能分析
        (一)连接作用
        地下关联空间作为连接城市综合体内部功能的载体,应满足连接平面和竖向主要功能的步行交通。城市综合体地下空间中的功能空间主要包括商铺、超市、餐饮等商业功能,电影院、展览馆等文化娱乐功能,地铁站台、车库等交通枢纽功能,以及物流、办公空间。地下关联空间需要满足这些功能之间的联系。同时,地下关联空间还应考虑这些地下功能与城市综合体地上功能和区域之间的合理动线。而且一些地上的功能,比如酒店、房屋等,往往会在地下放置一些辅助功能。这时,地下关联空间也应该与这些地上功能的地下延伸相连接,以方便人们的行走[2]。
        (二)开放作用
        当城市综合体地下关联空间中的开放空间从地面广场或屋顶平台转移到地下时,正是因为地下的特殊性,才能形成更加独特的空间效果,提升空间体验。社会活动的引入也有利于缓解人们对地下建筑空间普遍压抑的认知。比如香港中环地标地下一层的采光中庭,设置休息区供市民休息活动,地下中庭直接与港岛地铁线入口通道相连,方便市民出入地铁。地下关联空间连接综合体中的建筑,包含地铁入口,并向市民开放。它可以通过宽阔的台阶从地面进入城市综合体的地下。
        三、新时代城市综合体地下公共关联空间的设计原则
        (一)多元性
        根据与之相关的不同尺度的特定区域,地方文化可以理解为多种图像。可能是半径几公里的社区的地方文化,也可能是象征整个城市乃至国家的地方文化。过去,在城市综合体中通过明确的客户定位来区分空间设计质量的策略将不再奏效。大众和精英只能通过基于符号场景和氛围的差异化设计来区分。对于城市综合体而言,多样性原则不仅仅是指全球范围内的地方文化多样性,也不是指城市范围内的地方文化多样性,而是指混合全球地方文化多样性的必要性,在多个尺度上考虑地方文化的多样性,从而保护和传承城市乃至邻里的历史文脉。城市综合体的升级改造,或将单一商业类型的项目如超市、大型写字楼等,改造为城市综合体的情况屡见不鲜。因此,保持对本土文化的敬畏感是城市综合体开发商实现商业利益价值最大化的合理对策。



        (二)开放性
        城市综合体在室内外联系多样化的空间设计转型中,呈现出与城市融合的趋势。人们对城市综合体的公共需求和城市综合体的基础设施现象促使开放性成为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市政综合体公共空间作为私人开发空间,不应为了应对公众需求的增长而坚持封闭式管理的“梦想乌托邦”公共空间设计。针对行人、车辆、公共交通等交通系统的开放空间系统,能够有效激发城市综合体的真实运营功能。在城市综合体功能商业形态的进一步整合中,不同消费内容在运营时间上的矛盾变得非常尖锐。通宵营业的KTV、电影院、夜店、酒吧等商业形态需要脱离城市综合体统一运营后的流畅空间流线和空间体验,开放式设计就需要解决这一问题,且对城市综合体的物业管理能力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引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
        四、城市综合体地下公共关联空间的设计问题
        (1)地下空间与地上空间的关系,包括可达性不稳定、地下空间与地上空间整合性差。(2)地下空间本身的设计问题,包括用于缓解城市综合体地下空间的设计手段单一,导致空间同质化问题,地下通勤功能空间主次层次不清,可能导致行人在地下空间找路困难。(3)城市综合体的地下空间设计没有考虑未来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和发展。当城市综合体周边的城市地下公共空间发展时,城市综合体内部需要进行大规模的重新调整,以实现与周边的合理连接。第三,城市综合体地下空间的开放时间与城市不协调。城市综合体的共享、开放理念不利于城市综合体的都市性体现。(4)城市综合体地下公共空间与城市的联系可以概括为三点:一是由于城市综合体地下空间仅作为建筑物的二次辅助空间或以增加商业利润为目的的商业空间的扩展,地下空间与城市的联系不合理,关系薄弱,甚至完全隔绝。
        五、城市综合体地下公共关联空间的设计策略
        (一)保障与城市的一体化发展
        在土地资源和交通压力大、高度集约、多种功能有效结合并与城市融合的环境下,大型城市综合体是城市与建筑一体化设计的呈现。无论是TOD模式下的城市形态要求,还是紧凑城市理论下发展公共交通的理念要求,要实现公共交通的高效利用,减少私家车的过度增长,都离不开一个完整、连续、畅通的步行系统网络的支撑。城市综合体的地下公共空间应与其周围的城市功能或设施具有协同性。此外,综合体内部文化、商业功能与城市步行公共空间合理衔接,停车库并非为综合体本身单独使用,而是为实现P + R、B + R两种交通方式。地下关联空间应作为城市地下层面这些公共交通设施之间的纽带。建筑空间的表现是城市综合体内部的公共空间与城市本身的公共空间要呈现出连续的连接关系,而这种延伸不仅体现在地面上,还需要出现在地下部分,否则综合体的地下空间将成为与城市隔绝的孤岛[4]。
        (二)实现地上和地下空间一体化
        城市综合体的地上和地下建筑空间,不应该是一种支配和从属的关系,而应该是一个相互支撑、相互补充的整体。这一特征体现在路径空间与节点空间的融合,以及室内与城市空间的渗透。根据城市综合体的属性,它包含了城市中的办公、交通、居住等多种功能。这些功能有一个完整的运行体系,都立体地分布在城市综合体中,相互支撑和联系。它们之间的联系组织方式类似于城市中各种功能要素的组织方式。在城市综合体的地下空间中,地下相关空间承担着这一公共空间的功能。城市综合体地下空间的各种功能与地上部分的功能在地下相互关联,使人在各种功能之间有序流动,从而实现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行为整合。
参考文献
[1]王录仓.基于百度热力图的武汉市主城区城市人群聚集时空特征[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8,33(02):52-56.
[2]李林. 城市综合体消防安全管理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8.
[3]刘鑫. 城市综合体PPP项目风险分担研究[D].南华大学,2018.
[4]刘珉宇,解皓.现代城市综合体的集中式商业动线设计研究——以沈阳青年大街万象城为例[J].住宅与房地产,2018(08):6-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