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棉花栽培存在问题及技术创新建议

发表时间:2021/9/10   来源:《时代建筑》2021年8期4月下   作者:古再丽努尔·库尔班
[导读] 棉花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是一些植棉地区的主要经济来源。棉花的生长周期较长,在生长的过程中受到外界气候条件和温度条件的影响,为此,应采取科学的棉花栽培技术,减少外界造成的不利影响。通过科学的栽培技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保证棉花的产量和品质,促进我国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新疆哈密市农业农机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古再丽努尔·库尔班

摘要:棉花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是一些植棉地区的主要经济来源。棉花的生长周期较长,在生长的过程中受到外界气候条件和温度条件的影响,为此,应采取科学的棉花栽培技术,减少外界造成的不利影响。通过科学的栽培技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保证棉花的产量和品质,促进我国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应在棉花种植的过程中加强对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本文对新形势下棉花栽培存在问题及技术创新建议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棉花栽培;问题;技术创新
        引言
        为有效提高棉花产量,在棉花栽培过程当中,应当重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充分研究不同生长发育期棉花生长特点,因地制宜采取科学的技术措施,控制棉花种植密度,加强水肥管理,并做好棉花病虫害防治工作,采用化学调控手段,从而确保棉花早发壮苗,促进棉花正常生长,增强棉花抵抗力与抗病虫害能力,进而有效提高棉花产量,实现棉花丰产丰收,创造更大的种植效益。
        1棉花栽培技术发展存在问题
        1.1棉花市场不稳定
        作为一个棉花出口大国,棉花市场波动会对我国棉花生产造成直接影响。由于当前社会和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生产资料价格和人工费用代价上涨,在棉花培育及种植时需花费成本越来越高。因生产成本提升,棉花收益遭到巨大冲击,棉花种植研究人员数量逐渐减少。同时,国际市场对棉花需求量存在较大波动,导致棉花生产人员收入不稳定。因收益较少同时不稳定,我国棉花种植人员种植积极性受到较大影响。
        1.2棉花种植不够专业
        我国从事棉花种植农民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在棉花种植的过程中主要依赖以往的种植经验,种植管理技术较落后,未更新棉花栽培技术,导致棉花的产量和质量受到影响。此外,棉花市场管理机制不够完善,不重视对棉花种子的审定,导致种植户购买不良商家的种子,带来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影响了种植户的积极性。
        2棉花病虫害防治
        2.1枯萎病、黄萎病
        枯萎病会造成发病植株矮小,对叶片和茎秆部位的为害较大。黄萎病主要为害叶片部位,从下部开始发病,之后逐渐向上蔓延,在发病初期阶段,叶片部位呈淡黄色,叶片卷曲,随着病情的加剧,叶片逐渐脱落。
        2.2防治方法
        第一,农业防治。在该类病害防控的过程中应坚持预防为主和综合治理的原则,选择抗病能力强的棉花品种,减少病害的出现。此外,严格加强轮作倒茬,控制病害的大范围传播和蔓延。适当增施有机肥,搭配肥料比例。第二,土壤消毒。在土地翻耕后,可以选择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土壤进行消毒。第三,种子消毒。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可以使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浸种消毒,消灭种子上的病菌。第四,生物防治。改善棉花生长的微生物环境,减少病虫害对棉花根系的影响,降低发病率。
        2.3棉叶螨
        为害叶片,造成叶片的脱落,叶面出现黄色斑块。
        2.4防治方法
        第一,农业防治。在每年的10月中下旬,采取深翻土地的方式,或者冬灌,破坏棉叶螨的生活环境,减少越冬基数。坚持科学轮作倒茬,加强对田间杂草的清理工作,控制该类害虫的发生和蔓延。第二,化学防治。使用药物进行喷洒防治,减少棉叶螨的蔓延,减少使用广谱性杀虫剂,坚持及早发现及早防治的原则,减少该类害虫的危害。



        3创新建议
        3.1发挥棉花机械化栽培技术
        我国是一个植棉国,棉花种植面积及单位面积产量均居于先进植棉大国前列在棉花生产过程中,我国主要以人工为主,生产方式落后,经营规模较小,劳动生产率较低,生产成本较高,面对当前形势,迫切需要建立一个以技术、资金、信息密集的现代化棉花生产体系,其中发展棉花机械化栽培技术尤为重要。相关科研单位需遴选、验证、集成、转化、优化棉花生产机械化关键技术,以提升农机化技术水平,同时对对棉花耕整地、机械化栽培技术大力推广,以推进棉花整耕地、种植、田间管理、采摘、加工全过程机械化。需整合土地,统一品种,对棉花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推进棉花规模化、统一化、机械化生产。政府部门需建立各种网络信息化平台,推进优质品种、适宜区域、栽培技术、产量及品质等。定期为种植户组织机械设备培训及信息化培训,提升其技术水平,促进棉花生产现代化发展。
        3.2强化病虫害防治工作
        在棉花5~6个月生长周期内,种植人员及科研人员需建立棉花生长监测机制,监测棉花生长状况,采取科学手段调查并分析棉花。同时,强化棉花病虫害防治工作,例如在棉花开花期枯萎病发病概率较高,可针对性的采取枯黄绝杀处理技术,若枯萎病由蚜虫而引发,需采取适量杀虫剂。因棉铃虫会对棉花生产造成巨大影响,种植人员需对其严格检查并及时处理,尽可能避免棉铃虫侵害棉花。在棉花生长中,采取针对性的治理工作可保障棉花生长状况。
        3.3加强棉花栽培技术的改革和创新
        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许多先进的技术被应用于农业发展中,尤其是出现了无土栽培技术。该技术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掌握比较困难,在实际种植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推广,应该结合棉花种植实际情况利用无土栽培技术。在利用该技术的过程中,要做好营养液的管理工作,并且加强对无土栽培技术的研究。此外,也可以采取移栽技术,该技术在棉花种植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保证棉花的后期生长。在棉花幼苗移栽的过程中,要了解土壤情况,保证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为棉花幼苗提供良好的生长基础,在移栽的过程中还应加强病虫害的防控,通过有效的移栽技术和无土栽培技术能够提高棉花的产量与质量,保证棉花产业的不断升级。此外,为了加强对先进栽培技术的研究,相关工作部门应该重视对优秀人才的引进,加强对人才的培养,不断创新地膜栽培技术,并且将该技术应用到棉花种植中,保证棉花的产量和质量。
        3.4重视对科研人员的培养
        棉花栽培技术的创新需要科研人员的支持,应该加强对科研人员的培养,不断创新棉花栽培技术。国家还应该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来扶持相关的产业和企业,并且投入物力和财力进行棉花种植技术的研究。棉花产业可能会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有些种植户因受到很大的损失而不愿意种植棉花,应该给予受损种植户一定补偿,提高种植户积极性,才能更好地推动棉花产业的发展,使更多先进的栽培技术应用于棉花种植中。
        3.5加强管理工作
        种植人员要根据小麦和棉花生长需求施肥,增加有机肥料施加量,并适当增添氮、磷或钾肥,确保小麦和棉花植株的养分充足。种植人员应增加投入提高棉花产量,施加高质量底肥为棉花提供养分。种植人员要在30t/hm2的基础上,施加525kg尿素、硫酸钾260kg硫酸钾和975kg过磷酸钙,并追加硼锌微肥30kg,实现肥料营养均衡促进棉花坚实成长。种植人员要利用移栽技术和间作技术,实现小麦、棉花和花椰菜高产目标,科学计划植株间距实施作物定植,降低农作物坏死量,加快作物生长速度,有效增加经济收益推动农业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应该培育出品质优良的棉花品种,做好种植土壤的管理工作,加强田间管理,采取科学的施肥和灌溉措施,减少病虫害对棉花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提高种植户病虫害防控意识,促进我国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棉花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郑慧平.新形势下棉花栽培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创新建议[J].农业与技术,2019,39(03):108-109.
[2]边文莹.新形势下棉花栽培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创新建议[J].农家参谋,2019(01):73.
[3]何新民.新形势下棉花栽培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创新建议[J].农民致富之友,2018(18):48.
[4]李道勇.新形势下棉花栽培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创新建议[J].农村科学实验,2018(07):66.
[5]龙朝宇,蒋丽煌.新形势棉花栽培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创新建议[J],2017,37(24):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