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发表时间:2021/9/15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6月   作者:李永容
[导读] 朗读是小学阅读教学中常见的重要训练。从一年级起就应指导学生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石阡县第二小学   李永容 555100

        朗读是小学阅读教学中常见的重要训练。从一年级起就应指导学生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学会读得正确、流利,才能进而读得有感情。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实际,如何指导学生学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呢?我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利用“比较法”,让学生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加字、漏字是低年级学生朗读时的“多发病”。如:“妈妈穿的是一件红色(的)粗糙的外衣,站在那么一动(也)不动。”学生朗读时往往在原句中加上括号中的字。这种现象或是因为学生朗读时受口语影响而形成思维定势,或是注意力不集中,尚未养成一丝不苟的读书习惯。
        “比较法”是引导学生把读错的句子和课文原句进行比较,使学生明白朗读时加字、漏字会产生种种不良后果,从而让学生做到正确朗读课文。例如教学《小蝌蚪找妈妈》这一课时,有一个学生把“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读成“池塘里有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色的身子,甩着尾巴,快活地游。”当时,我就让学生把漏字的句子和课文原句比较,学生发现漏掉了字,就把句子的意思改变了,趁学生有所感悟,我还列出其他一些学生随意加字、漏字的例句和课文原句比较,让学生明白,加字、漏字不光改变句子的意思,有时还会使句子不通顺,或者显得啰嗦,成为病句。这时,我因势利导,向学生提出读书时要口到、眼到、心到,做到字字入目的要求,进行严格训练。还利用早读课,让学生反复练读,并让前后座、同桌之间互相指正,充分发挥小组评议功能。
        二、巧用“闪读法”,扩大学生视读广度,做到不顿读。
        低年级学生朗读,往往一字一顿或两字一顿。


如:“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这是因为学生视读广度较窄而造成的毛病,而“闪读法”不失为扩大学生视读广度的“对症良药”。
        “闪读法”就是训练学生对快速闪现的文字能正确读出。我们在课上经常对学生进行“闪读”训练,逐步扩大学生的视读广度,使学生做到不顿读。
        “闪读法”运用之初,可多闪读词,夹带少量词组,短语,随着学生视读广度逐渐扩大可慢慢增加词组、短语的数量,闪现时间也可以由三秒钟减到两秒、一秒。通过巧用“闪读法”学生读书不再是看一个字读一个字,而是嘴里读这个词或词组时,眼睛已看到了下几个词或词组,改变了顿读现象,真正做到正确、流利。
        三、常用“示范读”指导学生正确停顿。
        小学生善于模仿,教师范读对于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十分有效,我们就要运用“示范读”来指导学生学会正确停顿。
        “示范读”首先要培养学生认真听老师范读的习惯,还要让学生边听边动笔做记号。有些长句,教师如果不示范,学生就掌握不好句中停顿,如《难忘的泼水节》中“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一句,如不范读,学生会读成“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酒,为人们祝福。”范读的同时,还要把停顿规律告诉学生,学生在闪读训练中,已有了词、词组、短语的概念,教师再加以示范,学生不难读得正确、流利。除了教师的示范,也可让读得好的学生示范,或用课件来示范。
        总之,训练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方法很多,应该指出的是,只有将各种方法融会贯通,有机结合,灵活地运用于朗读教学中,才能使低年级学生逐步做到正确、流利进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