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重要性的研究 张兰琼

发表时间:2021/9/15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6月   作者:张兰琼
[导读]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主要管理者和主要引导者,需要对班级的整体工作事物做全面的掌握和控制,需要对班级所有人员进行有效的把控与干预。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娜姑镇中学  张兰琼  654207

摘要:班主任作为班级的主要管理者和主要引导者,需要对班级的整体工作事物做全面的掌握和控制,需要对班级所有人员进行有效的把控与干预。而建立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并将制度贯彻落实到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是实现班级有效管理,提升班级发展效率的关键所在。但是,班主任如何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时候改变传统模式下的“师本位”思维,通过创设全新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改变学生对班主任“严字当头”的认知思维,是当前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开展中需要重点面对的一个问题。在此,研究将针对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现状展开分析与论述,提出相关问题,查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为后续的初中德育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德育教育;初中班主任;问题分析;方法探究
        一、引言
        德育工作的意义是:有计划且有目的性的针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方面的教育,通过教育影响学生的辨别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性和促进学生的对生活的实践体验。所以,初中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实效性问题是一个影响学生学习和课堂教学的关键问题,因此教师要通过合理的课堂设计,结合新式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同时对班主任自身的德育素质要求较高,所以班主任也要做好相应的功课,防止教学过程中出现对课堂教学不利的局面。教师的教学观念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如果使用得当,可以迅速激发学生热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水平;一旦使用不合理,便会出现课堂教学“如同嚼蜡”一样的场面,教师的讲述漫无边际,学生的注意力涣散,无法集中精力认真听讲,最终让课堂教学变成一个空洞的形式。
        二、初中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问题
        (一)德育教学不深入
        从当前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现状来分析,班主任在设计德育教育内容、开发德育教育素材的时候,对于如何创新德育教学的方法以及如何改变德育教育的模式存在有一定的问题和短板,而且对于如何基于现有的教学内容带动学生的学习深度也存在有一定的认知不足。对此,初中班主任开展的德育教育工作便难以基于现有的教学机制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建设。另外,部分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管理工作的时候,无法根据德育教学素材以及现实教学环境为学生设计全新的学习空间与学习氛围,这就导致学生在参与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不能结合个人的德育学习需求对课堂问题做深入探究,且无法保证学生对个人的德育问题和短板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论证。这是当前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也是制约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的关键所在。
        (二)课堂定位不明确
        部分班主任在开展初中德育教育教学工作的时候,对于如何明确德育教育的位置存在有一定的认知问题和短板。这是导致当前部分初中对德育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的关键因素。因此,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知识教学与培养的过程中,要重点思考的是,如何基于德育教学的现实需求为学生明确德育教育的重要地位,同时还需要思考,如何借助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为学生构建一套有效的学习素材,从而帮助学生从生活环境中、从学习环境中、从自我的心理环境中出发,对德育知识做深入挖掘与思考,进而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生活认知和心理发展。
        (三)教学内容不流畅
        在当前的初中德育教学工作开展中,部分班主任表示,在现实教学过程中,个人对于如何有效的开展德育教学工作,以及如何在现有的教学基础上创新教学方法存在有能力不足的问题,而且由于个人的问题,导致学生参与德育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降低。对此,班主任在探讨这一教学问题的时候,需要从“制定流畅的教学步骤”方面入手设计教学内容,以此作为引导学生参与德育知识学习的有效方法来应用。在此,教师要思考如何借助学生的一日生活状况、日常学习问题、个人交际情况、个体心理发展等方面入手,设计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符合学生学习认知的德育知识教学素材与教学内容,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制定相应的教学步骤与教学计划,这样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必然会得到提升和发展。
        (四)活动设计不新颖
        初中德育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探讨问题,同时需要从活动设计的角度思考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素养。在这一背景下,班主任主要遇到的问题有以下几点:第一是班主任对于如何设计全新的德育知识教学方法存在有一定的问题;第二是班主任对于如何创新德育知识教学路径存在有一定的认知偏差;第三是班主任对于如何根据现有的课堂教学环境,创新课堂氛围,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空间和思考环境存在有相应的行动缺失。上述种种问题的积累和交织,导致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学的过程中难以根据现有的教学素材创新德育实践活动的方法,这是影响学生德育知识发展和提升,限制教师教学工作开展质量的关键所在。对此,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活动内容,同时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对实践素材做深入探索,从而提升学生对德育知识的学习素养。
        三、初中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
        (一)强化教师德育教育认知
        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明确教育的主体以及教育的整体目标。在这样的基础下,学生会对教师所开展的德育教育有一个基础性的理解与认识。随后,教师还需要结合教育的目标对学生进行深入的引导,将目标贯彻落实在学生的身上,让学生对其进行自主性的分析与判断,从而引导学生明白什么才是社会和家庭以及自己真正需要的德育素养,什么样的德育素养才是可以有效促进个人健康发展与成长的好方法。
例如:教师在强化自身德育教育认知时,不要紧紧着眼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而是要结合多项原则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培养与提升。如,教师需要将重点放在学生的德育素养方面、人格品行方面、遵纪守法方面、尊老爱幼方面、文化建设方面、社会认知方面、责任与贡献方面等。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建设。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德育素养发展符合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对于新型人才的需求。


这对于学生将来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是开始于理论知识的培养,实行与实践活动的验证当中。德育教育同样不例外,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的时候,需要结合学生的特征以及教学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方法创设与实施。并且要想办法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其中。一次让学生深入学习关于德育素养的相关知识与内容,体会教师的良苦用心,激发个人的兴趣爱好,建设全面的发展,实现快速的进步。
        (二)明确课堂德育教育目标
        班主任在课堂教学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兴趣以及群体性特征对其进行教学方法的应用与教学理念的开发。这样,可以起到弱化课堂制度,强化学生个性的目的。而在弱化课堂制度的环节中,并不代表班主任对学生采取放养政策,而是在学生的内心中已经形成了一种端正的学习态度之后,班主任便不再需要用制度来约束学生,而是需要结合学生的个性发展来创设更加高效的课堂。
        例如:班主任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课堂参与感。通过该方法能让学生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才是课堂的主人。而这一教学理念正是新课改教育模式中“以人为本”的教学法则。基于该法则,班主任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知识的灌输与引导,并且可以结合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德育内容进行深化理解。同时,班主任还可以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下对学生进行个性的发展与延续,以此让学生在思维延伸与展现个性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德育认知,满足自己的德育学习需求。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管”模式的引导时,需要通过正确的方法组织实施,并且要让学生在接受管理的过程中无法察觉班主任在对其进行管理。这样,便可以有效遏制住学生的叛逆心理,并且可以让学生在班主任的引导下对个人的行为与思想做出一个全面的纠正。而且,该方法还可以有助于师生之间的感情和谐发展。假设,班主任在应用教学管理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知识引导的时候,可以通过前期学生已经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对其作出全面的创设。以此作为基础,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以及实践活动中对所学知识内容做出针对性的了解与探索。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实现高质量的德育知识学习,还能让学生养成一种及时反省自己的好习惯。
        (三)持续深化课程教学内容
        教师开展德育教育的最大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获得全方位的教育,各个方面都健康发展,让学生通过德育教育得到更多的帮助,借鉴德育教学所学到的知识来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此,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生本”的理念,以学生为根本,让学生担任课堂的“主人”,在给予学生人文关怀和传授学生德育知识的同时,要让学生自主的深入课堂,学习知识。
        例如:教师在针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要注重引导和教育,而不是批评学生,刺激学生。这种做法不但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还会让学生讨厌教师,久而久之学生内心会产生仇恨,德育教育的开展也就没有了意义。教师要多以商量的口气来挖掘学生内心的问题,并且让学生提出建议,怎样开展课堂教学是学生喜欢的方式,通过引导,学生会对教师敞开心扉,教师在得知学生想要的教学方式后,首先要对自己展开自我批评,然后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这么做的道理何在,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而且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节日开展德育教育,如母亲节到来的时候,教师要有针对性的给学生讲述关于母爱的内容,可以加入一些小故事,如《孟母三迁》,也可以教学生唱《母亲》这首歌,从中深刻体会作为母亲的辛苦和对子女的一片期望。教师要教导学生爱家庭、爱父母、尊重父母并且要孝顺,做一个心智健全的人,因为百善孝为先,如果不孝,一切的成绩都无从谈起。通过这种“生本”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不但能提升教育实效,还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社会伦理道德思维。
        (四)有效设计德育实践活动
        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德育素养,需要结合管理的方法与育人的模式对其进行全面的方案设计与开发。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让课堂教学环境更加轻松,同时还能保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以及满满的求知热情。
        例如:班主任在教学时,需要先对学生进行管理制度的确立,然后再对学生进行育人措施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在内心中形成一个既定的认知:只有养成端正的学习态度,保证遵守课堂管理规定,服从与课堂教学法则,才能更好的学习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内容。在创设管理方法的时候,班主任要避免对制度的建立,而是要多采取一些温柔的措施,让学生明白如何才能在愉悦的氛围中深入学习课堂知识。当学生养成这一良好的求知习惯之后,便会将至高效的应用于个人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中。随后,班主任便可以对学生进行育人教育,通过德育素养的提升、思想品德的建立、正确三观的养成等方法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世界,感受课堂,积极学习。以此为法,可有效帮助班主任实现管理与育人关系的梳理。班主任在面对不同的学生时,采用的管理办法也应该有所差异。这样,才能在发展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教学与引导,才能让学生在不断学习与被管理的过程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而且,教师为了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可以结合多种方法对其进行组织实施,为班级的整体建设提供充沛的发展动力和潜能。
        四、总结
        综上所述,古代有一句谚语是:“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由此可见,榜样的力量是多么强大,同时也说明,一个人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非常需要有一个榜样来确立自己的信心和奋斗目标。在这里,班主任可以作为学生的榜样,让学生去学习。在德育教育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努力提升自身的德育素质,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道德典范,这就要求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并且要让学生感受到温暖和耐心,始终以一种宽容的姿态来对待学生,教育学生成人。想要将德育教育课堂开展好,教师就要认真观察分析学生的特征,根据学生的特征进行课堂设计,让学生全面的了解知识,深入的投入到课堂教学中。
参考文献:
[1]毛亮.茶香四溢,德育飘香——初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J].福建茶叶,2021,43(04):144-145.
[2]邓浓欢.初中班主任如何利用微信开展德育工作[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8):134.
[3]田湘丽.德育教育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重要性的研究[J].华夏教师,2020(20):87-88.
[4]黄瑞君.提升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才智,2020(18):1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