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历史教学中核心素养的达成策略 杨森

发表时间:2021/9/15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6月   作者:杨森
[导读] 新高考给高中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同时不可避免对高中历史教学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新高考背景下,逐渐侧重于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养成,并且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应当在新高考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杨森  重庆 400700

摘要:新高考给高中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同时不可避免对高中历史教学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新高考背景下,逐渐侧重于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养成,并且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应当在新高考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以此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并且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以提升学生在高中历史课堂当中的学习效果,所以本文将探讨新高考背景下历史教学中核心素养达成的重要意义以及新高考背景下历史教学中核心素养达成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新高考背景;历史教学;核心素养;达成策略
        引言:历史教学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能够通过历史学习认识到历史对于我们生活的意义,也要让学生能够通过历史学习,明白自己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自身理应为了社会的构建,贡献出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而教师在基于核心素养教学理念下为学生开展历史教学,能够让学生多元化的提升自己,而且能够对于历史学习,提高自主探究的意识,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来为学生开展高校的历史学习,并在教学过程当中有效的融入核心素养教育理念。
        一、核心素养内涵
        2017年版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显示,核心素养是个体生活所必须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也是成为现代社会合格公民必备的基本条件。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核心素养成为了学科教学的主要目标,这其中包含着三个不可分割的内容: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因此,本论文就是要使学生在新高考的背景基础上通过学习历史学科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含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一)唯物史观
        人类对历史的认知是从表面到内在逐渐深化的过程,唯物史观使学习者能够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深刻认识到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本质,是非常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高中生在学习历史后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从而形成良好的唯物史观。
        (二)时空观念
        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学习者基于时空观念分析事件需要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中思考史事。高中生通过学习历史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
        (三)史料实证
        历史过程不可逆,学习者认识历史需要通过现存的史料思考辨析,以此为基础对历史形成正确客观的认识,需要保持去伪存真的原则。高中生在学习历史时要学会运用实证精神思考问题。
        (四)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指将史料作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并且保持客观评判的态度,形成将历史最大程度真实描述的能力,并且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高中生在学习历史时要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五)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有的价值取向和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高中生在学习历史时要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树立强大的民族文化自信,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核心素养是国际教育改革的潮流,在国外的相关研究中,核心素养是为了适应21世纪信息时代对人的自我实现、工作世界和社会生活的新挑战而诞生的概念。国外关于“历史教学中核心素养的达成”性的相关研究较少,大多是对“核心素养”的重点研究。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发布的《学习:财富蕴藏其中》中提出了以终身学习为指导的思想,将核心素养限定为“学会学习”,并且将核心素养的培养放置于人才的未来发展中,从而凸显了核心素养在现代教育中的价值;欧盟列出了完整的核心素养框架:知识、技能和态度,其还提炼出八大关键素养;英国对核心素养的定位放在了关键技能的普通性和可迁移性;法国将核心素养作为一个人的基本素养来定义;澳大利亚对核心素养的定位限定与综合职业能力和关键能力等等。德国奥格斯堡大学教授苏珊娜·波普针对“历史核心素养”一词展开了研究分析,在2015年提出“历史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不仅是传授官方的历史课程,而且应该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解决历史问题。”她还表达了学生最终会将所学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历史文化信息的评价中,所以在死记硬背历史知识的方式是不可行的。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激活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才能引导学生将历史思维技能训练落在实处。西方国家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定义尽管有所不同,但是大方向是围绕未来适应社会的能力进行总结的。
        在国内,“新高考背景下历史教学中核心素养的达成策略”的相关研究比较多。由于新高考政策的出台,促使很多学者对历史教学中核心素养的达成策略展开了研究:陈俊财在《新高考背景下立德树人与高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的有效结合》中提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应试教育理念已经不再满足当代社会发展中对人才的需求。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坚持立德树人理念,紧跟教育时代的步伐,将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和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相结合;张宗炳在《让历史核心素养在新高考教学中落地生花》中说到,历史进入21世纪,时代进步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期望与要求。新高考改革不仅带来了高中课程内容与设置的变化,也促进了高中历史教学理念与方式的变革;宋秀娟在2021年发表了《新高考形势下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研究》,她在其中提到学生可以通过历史学科了解我国的社会发展和文化发展等相关内容,在新高考形式下,教师要尝试将历史学科素养教学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学作为历史教学的主要内容;朱燕芳也在《试论新高考下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中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她提到高中历史在人文性方面有着非常高的价值,对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目标,以此展开一系列教学活动等等。
        综上所述,国内外关于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有很多,观点各异,且研究历史较长,但是出发点大多相同。本文将结合前人的有益言论,侧重学生自主性的培养展开探究。
         (一)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探究
        新高考的改革不仅对于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革,还能够让学生学习到自己说喜欢学习的知识。正基于此,教师逐渐开始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则有利于帮助学生激发对于高中历史自主探索的欲望,并且使学生在基于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的历史教学当中认识到历史,教学与生活之间是息息相关的,使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增强对于历史的感知,令学生能够在生活当中感受到历史的人文气息,也能够令学生在历史学习当中看得到我们的现实生活,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并且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从而提高学生在进行历史学习时的学习动机。同时,通过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还能够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养成对于高中历史学习,自主探究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在自身的脑海当中构建属于自己的高中历史学习体系,这就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养成,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当中也能够丰富自身的历史思维,为学生以后成为符合社会标准的复合型人才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有助于推动历史教学改革
        在新高考教学背景下,历史核心素养的达成逐渐成为了教学核心和重点。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高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的培育突破了原有教学模式的瓶颈。我们知道,对现有教学模式不断改革创新是当前新时代教育提出的基本教学目标,高中生正面临着巨大的高考压力,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学习目光也局限于教师的讲述中,以此影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但是,随着核心素养在历史学科中的运用,教师的教学视角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知识培养,而是更加重视知识技能与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机整合。因此,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能够彻底解放思想,呈现出自己的主体地位,以此全面提升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参与度,从而有效推动高中历史教学改革。
        (三)有助于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学生的进步与提升离不开教师的努力与付出,将学科核心素养融入到教学中已经成为教育改革道路上的必经趋势。想要学生的内在有所提升,那么教师必须要引导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当中。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会将学生作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思考多样化教学模式。教学方案以学生为主体的展开,促使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参与,当学生投入其中,才会发散思维,从而加深知识建构过程的印象。教师以丰富的课堂教学形式吸引学生走入课堂,帮助学生保持注意力集中,以此为构建高效历史课堂奠定了基础。
        (四)有助于培养发展历史观念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学生死记硬背各种历史知识,碎片化记忆导致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缺失内在路基而十分茫然。而新高考下的教学模式将有助于学生摆脱这片茫然,清晰看待历史事件的发生。在社会价值取向不断提升的空间中,加强学生的历史思维已经成为了教师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主旨是要引导学生端正立场,学会运用正确的目光视角看待社会主流价值取向。历史的曲折发展是具有一定规律性的,当高中历史教师基于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开展教学时,将会带领学生运用关联和发展的眼光分析历史事件发展先后顺序。这样一来,学生长期在这样的教学影响下将会客观的将每一段历史连成主线,从而意识到历史发展的偶然性、必然性和规律性,这样的历史观念对学生今后分析未来中国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五)有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教师在新高考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还能够加强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历史理解以及家国情怀的培养,让学生感受到高中历史教学当中历史学习的独特魅力。历史教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主要教学目标。那么,在面对历史事件教学时,教师将会注重历史事件的特定时间与特定空间。因此,学生在长期影响下学会运用时间轴看待历史,学生会打心底爱上历史,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四、高中历史教学现状
        (一)学生历史思维薄弱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历史学科在学生心目中一门副科。历史课程的地位比较尴尬,学生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历史学科价值。大部分高中生的历史知识基础都难以应对新高考题目,学生在课堂中一味地被动学习,无法融入到课堂的思考点中。在当前的课堂呈现中,只有个别学生在思考问题,很多学生不愿主动思考,从而形成了学习中的恶性循环。除此之外,在新高考教学背景下,《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将教本转变为读本,这一观点强调了学生的自主性。因此,学生需要在自主接触和处理各种历史知识,这就需要大量的思考时间。但是,由于教师需要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教师会在课堂压缩学生的思考时间,学生在处理思考历史性材料时也是匆匆忙忙,导致思维能力并没有实质性的提升,所以造成了历史思维能力的薄弱
        (二)课堂教学缺乏科学规划
        课堂教学是最能体现一名教师专业能力的平台,也是学生汲取知识和形成学习能力的主阵地。换句话说,课堂的有效性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在实际的高中历史教学中,部分教师习惯按照以往的教学经验直接授课,课前的备课缺乏科学的规划性,这也导致了课堂中的生成性问题无法得的及时解决。同时,由于课前教师并没有清晰分析学情,所以课堂上的提问并没有针对性,紧紧围绕“懂了吗?会不会”单一的提问,使学生的学习也缺乏主线目标,所以造成了不良的教学效果。另外,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不仅依赖以往的教学经验,还出现了过度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的现象,教师在课堂上参照课件向学生“读”出各种历史知识,形成变相的“照本宣科”,这在根本上违背了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逐渐形成了一定的教学矛盾。
        (三)课堂教学观念有待更新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拥有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大国,在无穷无尽的历史文化中,更是蕴藏着许多有价值的民族精神。历史学科的存在是为了引导学生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并将民族精神发扬光大。但是,在实际的历史教学中,教师过度关注历史教材上的文字性知识,忽略了对教材的深度挖掘,所以导致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能感受到历史学科的真正核心,导致民族精神的传承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除此之外,诸多历史教师缺乏一定的专业教学水平,尽管教师坚持新课标教学理念,但是却很难将历史教材进行系统整合与深度分析,导致学生对历史难以产生真正的兴趣。
        (四)历史教学内容繁杂
        随着新高考政策的出台和新课标的改革,高中历史统编教材分为必修部分和选择性必修部分。模块形式的历史教材使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随之增加,高中生的学习时间十分有限,但是却要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掌握繁杂的知识,这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另一方面,新高考注重对学生历史知识分析归纳能力的考察,所以教师还要遵循多样化的教学原则,开放式课堂使知识传授受到压缩,所以打乱了学生的学习体系,一定程度上使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
        (五)教学与现实生活脱节
        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古今”。


历史学科的本质是对过去人和事物的一种记录载体。学生在历史学习中不仅可以了解过去的人和物,而且更是要通过学习历史形成发展的目光。但是,在实际的历史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始终围绕着教材,忽略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部分教师也并没有将历史观点延伸到现实生活的意识,所以使学生认为历史学习单单是学习过去,导致学生缺乏正确的学习态度。另外,学生汲取历史知识仅仅局限于教材中,阅读面窄也成为了学生无法全面提升核心素养的基本原因。
        五、新高考背景下历史教学中核心素养达成的具体策略
        (一)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时空观念
        在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往往没有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并采用灌输式教育为学生开展高中历史课堂。这虽然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最为基础的高中理论知识,但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因此下降,所以教师应当重视这一问题,重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唯物史观思维强化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教师在高中历史课堂上尊重了学生学习主体,应当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以及时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高中历史的效率。[1]例如:在学习“两次鸦片战争”这一节课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高中历史课堂当中调整自身的教学策略。教师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然后给予学生自主探究本节课知识内容的方法。让学生对于本节课内容进行自主学习,而教师在这一过程当中要观察学生的学习进度以及学习情绪,尤其是对于历史水平有所欠缺的学生格外的关注。如果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当中,如果遇到了无法自主解决的困难,教师就可以选择以提醒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掌握有关于本节课知识的内容,并且提升自身的时空观念。由于教师选择的是提醒方式,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会对于初中历史知识产生恍然大悟的学习效果,这就促进了高中历史课堂的高效开展提高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质量,并且让学生自主提升的时空观念伴随着学生的成长而增长,为学生以后的历史学习做好铺垫。许多学生在经过本节课的学习之后,不仅在教师提醒下巩固了在课堂上所学的历史理论知识基础,并且能够在日常生活当中感受到高中历史学习的重要意义,这就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时,由于是自主学习模式,学生也能够认识到在高中历史课堂学习当中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也使学生进一步感知到自己才是高中历史课堂当中的学习主体,也认知好好学习高中历史不仅是为自己负责,还是为国家的强大而负责,为学生的提升创立了良好的动机。
        (二)将高中历史与生活教学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史料实证思维
        新高考教育背景虽然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但是正处于高中教育阶段的学生的学习思想会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从而认为学习高中历史就是为了提高自身的文化成绩,以此来博得教师和同学的认可,这就与高中历史课堂的开展目的背道而驰。所以教师应当将高中历史与生活教学进行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史料实证思维,也让学生能够养成在日常生活当中对于所学的历史知识进行验证的良好学习习惯,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从而强化学生对于高中历史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2]例如:在学习“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这一节课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历史学习当中探究生活。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当中,让学生说出现代参与中国教育改革后的高中学习感受,再让学生进行探讨和交流,来让学生感受到小学,初中教育与高中学习之间的关系和差异。并且在学生讨论完毕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口头叙述在以往的高中历史学习当中是怎样进行学习的,学生在听教师叙述的过程当中,会切身的感受到中国教育发展的迅速以及现代国力强大的发展,这就树立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也让学生在生活当中能够有机地感受到高中历史知识。等经过本节课的学习之后,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布置生活化的教学任务。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自主询问自己的父辈,当时的教育背景以及祖辈所在时代当时的教育背景,再结合自身所在时代的教育背景进行相对比,以此巩固学生知识印象的同时,也强化学生的学习感受,达到提高学生史料实证思维的教学目的。许多学生在经过本节课的学习之后,会对于初中历史课堂产生改观,不再认为初中历史课堂是一门较为枯燥的理论学习课堂,而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趣味性课堂,从而提高学生参与高中历史课堂的积极性,强化学生的学习感官,并且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高效的吸收高中历史理论知识,有效的运用到生活当中,拓展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
        信息时代的到来对于高中教学方式带来了巨大的便利,而多媒体教学就是得力于信息化教学。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是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听得到声音,看得到画面,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从而丰富学生的学习感观,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从而令学生愿意自主地参与到多媒体历史教学当中,丰富自身的历史知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来为学生设计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以及增强学生的历史价值观,让学生通过信息化高中历史教学,明白学习历史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从而健全学生的学习人格。[3]例如:在学习“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每节课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班级上的多媒体资源来为学生搜索一些有关于中国近代所出现的科技成就图片素材,并且通过视频剪辑的手段为学生融合成教学资源,在为学生设计教学资源时,教师也可以迎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入一些有关于建国以来重大科技成就的纪录片影视资源,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等设计完毕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多媒体上进行观看和学习。而教师在这一过程当中要选择合适的时机,暂停教学资源,并且为学生讲解详细的历史知识,以此来迅速地提高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自主理解能力。同时,学生通过信息化教学也能够让学生认识到中国正在逐渐变的强大,以此树立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帮助学生建立了正确的历史价值观雏形,从而为学生参与到高中历史课堂,丰富自身的历史思维,创立良好的学习动机,强化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自主学习意识。许多学生在经过本节课的学习之后,不仅通过多媒体历史课堂的教学认识到高中历史课堂的生动有趣,而且还使学生明白学习历史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明白在高中教育阶段努力学习高中历史知识是为国家发展做贡献良好学习意识,进而使学生在以后进行高中历史自主学习时学习热情分外的高涨。
        (四)运用先进的学习方法提升学生的历史解释
        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当中,学生虽然学习历史的自主思维已经得到初步的完善,以及也有了自己对于历史学习的方法,但是根据教师发现,学生在进行高中历史的学习时,总是习惯将一些所重要的知识点记录到自己的笔记本当中。但是在课堂之后,学生从不主动翻看,或者在考试之前进行翻看时学习效果不佳,这就导致了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果不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所以教师应当重视这一问题,运用先进的学习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自主总结归纳能力,以此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历史解释水平,让学生在对于历史进行起的事实能够做到有条不紊,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历史学习能力。[4]例如:在学习“文学的繁荣”这节课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发现学生总是容易将一些历史文学的作品机会,而且对于这些作品都无法提出相关的核心内容,这就导致了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不能够得到有效的发展。所以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学习法来提升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教师可以先将思维导图绘制的方法交到学生的手中,让学生对于思维导图进行自我绘制。在绘制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将本节课知识内容的重点填充到思维导图框架中心当中,再去引导学生将一些本节课除了重点中心的关键知识点填充到思维导图发散框架当中,在绘制完毕之后,学生能够通过思维导图学习方法直观的看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就让学生紊乱的历史思维得到梳理,也在这一过程当中,让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进一步提升。许多学生在经过本节课的学习之后,会将思维导图学习法运用到自身的历史学习当中,进而改良学生的学习习惯,为学生进行长期的历史学习。做好铺垫,而且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学生也能够通过思维导图学习法的相关联,提升了自身对于历史的解释水平,这就延伸了基于核心素养教学理念下为学生开展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意义。
        (五)用唯物史观指导历史教学与学习
        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推动力历史观念的革命性变革,唯物史观强调科学逻辑与历史逻辑的并重。在新编的历史教材中,分有前言、引语和思考题三大部分,教材的安排也突出了学习的层次性。学生在前言导读的思考中深析史料,达成思维的扩散,在掌握史料本真的基础思考提问,这样的方式将知识与能力有机结合,促进了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引导学生感悟历史知识的本质,从而加强学生的唯物史观。例如:在学习“法国大革命”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可以先引入法国大革命的背景,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主线,奠定接下来的学习基调。之后,教师利用课件播放“18世纪资本主义下的法国地区现状”的相关材料。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阅读前言分析出法国大革命的根本原因——封建等级制度的存在。接着,教师带领学生将法国大革命期间重要历史事件的时间标准出来,引导学生基于时间的辩证目光明确巴黎人民三次起义将法国大革命一次次推向高潮。最后,教师鼓励学生结合拿破仑“时势造英雄”的观念完成本章的对应习题,从而加强学生用唯物史观认识历史的能力。
        六、教学当中的注意事项
        (一)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
        教师在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过程当中,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给予学生适当的提醒,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还是会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做出干涉,这样的教学效果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甚至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没有办法去拓展自身的自主思维。以此也对于教师产生了盲目性的依赖,这就不利于学生的全面提升。所以,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学习主体意识,把握好给予学生提醒的度。
        (二)维持课堂的趣味性
        历史课堂本就是一个充满趣味的活跃的课堂,但是随着这些年来学生学习压力的增大,导致学生并不认为历史课堂多么的生动有趣,教师应当重视这一问题,并且为学生解决对于历史学习的抗拒心理问题。教师要结合其他教师宝贵的教学经验来为学生维持高中历史课堂的趣味性并且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当中能够感受到,其实历史不仅与我们的生活相关,还于自身的发展拥有着不可摆脱的关系,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要为学生创立学习历史的动机。
        (三)注重初高中知识的衔接
        历史是一个连贯性较强的学科,高中历史教师在整合教学目标时需要考虑到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在教学中针对性地带领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的内容,从而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迁移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奠定基础。
        (四)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高中历史比较繁杂,死记硬背的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高中生的历史学习。高考历史更加注重学生对古文材料信息提取的考察,所以学生在学习中需要不断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能够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样一来,学生才能够更好地建设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五)适当整合教材内容
        教材是高中历史教师展开教学的重要资源,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历史课程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做出必要性调整。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合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教材内容进行延伸,使学生能够在系统框架中明确知识主线,从而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掌握,以此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六)充分把握教学时间
        高中历史教师在引入新型教学模式时还要注重教学时间的合理安排。教师需要结合各个教学环节与知识点的重要性做好时间调整,使课堂变得更加紧凑高效。在合理规划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才能够稳住学习的步伐,从而拥有更多自主探究的时间,使学生能够轻松快乐地掌握历史知识。
        七、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新高考背景下,基于核心素养教学理念,应当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以及先进的教学案例,为学生开展有效的高中历史教学课堂。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也提升学生的时空观念;其次,教师要将高中历史教学与生活进行有机结合,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提高学生的史料实证思维,养成对于所学历史知识进行验证的良好探究习惯;再者,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来丰富教学方式,刺激学生学习感官的同时也提升学生的历史理解思维以及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最后,教师要运用先进的学习方法来提升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延伸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娜.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策略[J].文教资料.2017
[2]刘主胜.浅论高中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7(3)
[3]陈正桃.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新课程(下).2017(7)
[4]李妍.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新课程导学.2017(21)
[5]陈俊财. 新高考背景下立德树人与高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的有效结合[J]. 学苑教育,2021,(19):11-12.
[6]宋秀娟. 新高考形势下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研究[A]. [C].2021:3.
[7]张宗炳. 让历史核心素养在新高考教学中落地生花[J]. 湖北招生考试,2021,(01):49-52.
[8]曹建军.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培养分析[J]. 名师在线,2020,(23):84-85.
[9]茹燕. 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探究[J]. 高考,2020,(25):72-73.
[10]朱燕芳. 试论新高考下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 高考,2020,(17):13.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重点课题 “新高考背景下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9-10-070)。2019年重庆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一般课题“新高考下核心素养导向的历史教学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9CQJWGZ3032)。
作者简介:杨森,男,1985年生,河南省兰考县人,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在读博士,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历史教师,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师范专业课程专任教师,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育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