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体育课程校本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归因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1/9/15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6月   作者:赵军 陈兴华 张同香
[导读] 中小学新课程改革已走过20年,按照新课程目标引领内容的理念,由于体育与健康学科没有建立横向一致、纵向衔接的教学内容体系,从小学到高中教学内容存在低层次重复。

四川都江堰市中小学教育研究室 赵军  陈兴华  张同香
 
摘要:中小学新课程改革已走过20年,按照新课程目标引领内容的理念,由于体育与健康学科没有建立横向一致、纵向衔接的教学内容体系,从小学到高中教学内容存在低层次重复。学校依然存在课程意识淡泊,尤其是体育与健康课程,依然是以教学代替课程。弄清体育与健康课程校本实施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找准对策,为学校选择教学内容指明方向,是本研究解决的现实问题之一。
关键词:中小学 体育教学  校本课程 
        前言
        中小学新课程改革已走过20年,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低级重复的现状依然未能有较大改观。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要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实施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是摆在基础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现实问题。
        1.问题
        按照新课程目标引领教学内容的理念,体育与健康学科依据课程目标确定教学内容。而新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没有作具体的规定,仅仅是提出了目标要求,具体教什么、教多少、教到什么程度,都没有具体的要求和明确的界定。由于体育教学内容项目众多、繁杂,缺乏内在逻辑联系,没有建立横向一致、纵向衔接的教学内容体系。管理的放权导致学校迷失了方向,摸不着头绪,拿捏不准火候无从下手,从小学到高中教学内容一直处于低层次重复。
        2.归因
        2.1课程意识不强,课程理论知识储备欠缺
        根据新课程目标引领内容的理念,将教学内容确定的权限最大程度下放给一线教师,其本意是基于教师更了解学校实际、学生实情,更能切合实际,让一线教师拥有选择教学内容的自主权。然而,由于一线教师的课程观、课程理论知识的储备等不足,这样的权限下放,反而让一线体育教师迷失了方向,摸不着头绪,拿捏不准火候,无从下手。
        2.2 学校在课程内容选择时,无法对区域课程内容进行构建
        在实施课程时,对教学内容的确定学校仅仅是对本校的课程内容进行选择和构建,无法把握一个区域的教学内容横向一致、上下衔接问题。
        3.对策
        3.1教研引领,深刻理解课程标准
        通过教研进一步理清课程目标与内容的关系,明确课程目标层级,构建“目标--内容”框架,帮助教师理解如何依据目标确定教学内容,为学校实施课程搭建桥梁,为教师确定教学内容指明方向。
        3.1.1把握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目标体系。



        深入研读课标,把握课程目标层级:总目标下四个学习方面,四个学习方面中13个子目标,同时,划分了四个水平段(学段),并根据水平段确定水平目标(水平一13个、水平二15个、水平三21个、水平四15个);水平目标下不同学段的具体学习目标(水平一20个、水平二24个、水平三28个、水平四24个),以具体学习目标的引领确定学习的内容方向和大致的内容架构。至此,课程从总目标到分目标再到子目标,从宏观到微观层层递进,逐渐细化明确了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以及培养品格和道德的课程内容框架。
        3.1.2理解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学科核心素养统领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
学科核心素养以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个方面引领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分目标,总目标中通过喜爱、积极参与,学会、增强,树立、形成,遵守、塑造、发扬和增强等四组十个关键词,对学生通过三年的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后,需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提出要求;在分目标中就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提出了具体的目标要求,并明确了三个方面八个大类的学习内容架构。
        2.2依据课程标准,编制校本课程计划
        编制校本课程计划是学校落实国家课程的起点,校本课程计划是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地方课程实施方案,学校对课程设置进行整体规划,对学校的教学、生产活动和课外活动等做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学校应设置的具体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从而指导和管理教学。
        3.3整合实施途径,达成课程目标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大课间体育活动、课外体育锻炼和体育竞赛四条途径实现课程目标,四条途径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互为补充;由于四条途径的组织形式不同,活动时间不同,具体目标有所侧重,构建目标一致、内容关联、形式联合、评价统一的校本课程体系,最大程度发挥不同途径的育人功能,从而实现全面落实学校体育育人目标,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提升。
        课程改革是一个不断更新认识,不断修正完善的渐进的实践过程。只有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开拓创新才能推动课改不断走向深入。
参考文献
1.于素梅.我国体育课程新老问题探析[J].中国学校体育.2020(02)
2.于素梅.体育课程一体化实施策略[J].体育学刊.2020(01)
3.于素梅.一体化体育课程的旨趣与建构[J].教育研究.  2019(12)
4.周誉,于素梅.大中小(幼)体育课程一体化研究现状[J].中国学校体育. 2018(10)
5.毛振明.对体育课程一体化改革方向的整体性思考[J].中国学校育.2018(09)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本文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校本课程建设推进研究项目立项课题《都江堰市中小学“四位一体”体育与健康课程一体化构建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XB20201301)阶段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